曲海遥在伊宁逛了两天。这里是伊犁州的骨干地带,在市内就可以看到哺育了一方水土的伊犁河。城市本身很小,共享单车也没普及,曲海遥管酒店旁边小卖部的大姐家借了辆自行车,两天就把伊宁市逛了个大概。 他在街边和当地人一起买当地的酪吃,入口的味道怪异得让他差点吐出来,酸也和他概念里的酸大相径庭。枣子又大又甜,还有数不清的美味水果和各干果,曲海遥这两天儿就没好好吃过一顿饭,光是在街边吃这些东西就吃得肚子鼓鼓的。 对于伊宁人来说,让曲海遥错的语言切换系统几乎是大家都能掌握的一种常,曲海遥第一次从机场打车到酒店的时候司机师傅就直接用哈萨克语问的他去哪儿,他茫然地啊?了一声之后师傅才用普通话又问了他,显然是对这两种语言都十分悉了。 这就是一个多民族融合共存的地方。进入到新疆之后,这种多民族融合的觉处处都能表现出来,而曲海遥小时候生活在民族、甚至种族融合得更加深入的美国,后来又回到国内作为汉族人一直生活下去,对他来说这种多民族共存的觉早就很陌生了。现在他来到伊宁这样一个大家都对共存很习惯的了地方,会对此觉得新奇、陌生的他反而成为了格格不入的一个个体。 这就是萨布尔的觉。萨布尔刚刚离开家乡、去往哥哥阿热斯坦曾经生活过的喀什的时候,受到的也是这样的陌生和格格不入。曲海遥将自己沉浸在这样的陌生中细细受,然后他就觉到了。 萨布尔一定会非常想念家乡,就像曲海遥现在非常想念容意一样。 范出征联络好的向导在第三天一早去了曲海遥的酒店接他,是个又黑又壮的汉族人,壮到了曲海遥目测他能一拳打死一头牛。这位向导以前是做北京到新疆的旅游路线的,后来喜上了新疆,就干脆在新疆定了居。 向导开来的是一辆陆地巡洋舰。据他说,新疆有很多地方公路路况不是很好,如果开舒适度低一些的越野车,无论是对于开车的人还是对于坐车的人来说,都是一种折磨。 我第一次进新疆的时候,跟朋友装,两个人开着一辆把底盘加高了的改装牧马人,那滋味儿向导黑黑的脸上浮现出一种一言难尽的苦楚,曲海遥大笑起来:那时候的路况比现在还差吧? 差多了。那时候还没有这么多限速路段,开起来没个数,就喜往快了开。现在很多地方都修了新公路,那时候向导不堪回首地摇了摇头,后来我再也不敢开舒适差的车过来了。 开在路上就会觉得痛不生吗?我还以为会是一天开完了第二天起才觉得全身酸痛的那种。 向导摇头苦笑:你开的时候就会想弃车而逃。但是开了一会儿又觉不到了,不是路变好了,是景实在太美了。第一次进新疆的人,一般都是觉都舍不得睡,哪儿都是漂亮的景。 曲海遥心情雀跃了起来。开上路之后没多久他就发现向导所言非虚,没到过新疆的人,是想象不出新疆是怎样一番风光的。他们几乎是沿着伊犁河在开,连绵不绝的山脉好像永远没有尽头一样,明明这边的山上郁郁葱葱,河水波光粼粼,转过一个弯却发现山体一片沙黄,稀疏的灌木零星洒在河谷,间或还有一些曲海遥认不出的动物在灌木中出现。 新疆的河都是这样的。向导见他面带惊讶,于是向他解释。你看着好像觉得这河断了,过了一会儿它就又出现了,水还特别大。伊犁河已经算是不那么任的了,塔里木河更是这样。 曲海遥的眼睛亮亮的,鼻翼微微扇动,像水已久的鱼儿又扑腾到湖里之后尽力鼓着腮收氧气的样子。 我一定要带我哥来新疆他喃喃道。向导并不清楚他的人际关系,以为他说的是他真的有个亲哥哥,便没在意,只笑着说:那你们可以开车一路从青海进来,景变化更大。一开始都是雅丹地貌,能开出去几十上百公里都还是那些飞沙走石,壮观得很。等你眼睛都快受不了的时候突然出现一片特别漂亮的湖,那个变化啊向导摇摇头,一副叹为观止的样子,没见过的人很难想象。 曲海遥的胃口完全被吊了起来,一个劲儿问向导怎么做行程规划。向导人很健谈,曲海遥又是个很好的聊天对象,一路上两个人热火朝天地聊着,直到午饭时间,他们在途经的镇子上找了个面馆,随意吃了点面。面馆是一户普通的哈萨克人家开的,女主人和她的妹妹都不会说汉语,向导用哈萨克语叫了两份面,端上来的时候曲海遥才发现他以为的汤面其实是炒面。 哈萨克人很少吃汤面,而他们的炒面在曲海遥看来倒更像是炒面皮,一端上来就是一阵扑鼻的香辛料的味道,让人食指大动。入口也确实好吃,面香而韧,里面加了曲海遥尝不出来的某种香料,十分开胃。他本来对面食并不太兴趣,这么一大盘面他却吃得干干净净。 店里只有他们这一台客人,向导开了一上午车,午饭之后有些困乏。女主人让他们在店里睡个午觉再走,于是向导搬了两张椅子躺了下来,而曲海遥兴致却很高,虽然语言不通,他还是连比划带猜地和热情的女主人了起来,女主人还让他去后面院子里的葡萄架上摘葡萄吃。 曲海遥很兴奋,又觉得有些占人家便宜。女主人却说能摘的葡萄都被摘下来了,她们家里没个男人,高处的葡萄是女人们摘不下来的,挂在那儿也是烂了。于是曲海遥在女主人的带领下来到后院,爬上梯子把能摘到的葡萄一串串都摘了下来,足足摘了两筐。等向导醒来看到这意外收获也笑了,他们留了一筐下来给女主人家,剩下的一筐给向导带上了路。 他是打算带给这次曲海遥寄宿的牧民家庭。关于那户人家,向导并没有对曲海遥说太多,这是范出征的意思,想让曲海遥能自己去了解寄宿家庭的状态和生活。下午的路比上午的限速路段更多,开起来更加悠闲,曲海遥一开始还不明白为什么会有这么多限速路段,等再往前开一段,面看到一大群咩咩叫的羊他才明白过来。 骑在马上的牧民正赶着这一群羊过马路。曲海遥从来没见过这么多羊,而且每一只都肥墩墩的,随着走路的动作股一扭一扭,看上去滑稽又可。 这就是哈萨克人在放羊吗?哇,原来羊这么可啊!从小并没有近距离接触过羊的曲海遥觉得十分新奇,向导笑了。你寄宿的那家人家也养羊,到时候你就可以天天跟羊待在一起了。 这里的牧民都养羊吗? 养牛、养羊、养马,大家都靠这个为生。现在通和经济都发达了,来这儿旅游的人也多了,旺季的时候大家还做做游客生意。但旺季时间毕竟短,也就三四个月的样子,平时大家还是放牧的多。 慢慢的,曲海遥就受到这里放牧的有多少了。这一路上他看到越来越多的牧民赶着牛羊马优哉游哉地路过,刚进县城还看到两群羊在路旁打了个照面,一时间铺天盖地都是咩的声音,曲海遥第一次知道原来羊叫声也能这么气势恢宏。他连忙拿出手机摄像,跟着羊群一路拍,很快就到了他们的目的地镇上一户普通哈萨克牧民的家里。 也不知是不是季节不合适,这户人家并没有像曲海遥想象的那样住在毡房里,他们住的是镇上的定居点。男主人已经早早地来到门口等候了,见到向导带着曲海遥下来,还带了一大筐新鲜的葡萄,老人出了热情又朴实的笑容。 家里女主人见客人来了,连忙倒出醇香的茶给他们喝。男女主人都会说一些汉语,说得不好,但大致的没什么问题。向导和夫妇俩显然也悉了,本来打算回去的向导在夫妇俩的邀请下没太客气就留下来吃晚饭了。女主人去做饭,留下男主人和向导在外面聊天。 男主人叫巴尔塔,快七十岁了,但身体还是很结实硬朗。他们一儿一女,大女儿早早的就出嫁了,小儿子现在在外面工作,家里只有夫俩人生活在镇上做牧民。曲海遥不知道范出征是以什么标准去选择寄宿家庭的,在他看来这个家庭和他们戏里萨布尔的家庭的确有些相似。在多语言环境里待了这么几天,曲海遥竟然在连比划带猜的本事上有了长足的进步,现在跟哈萨克人也毫不发怵了。 那,儿子女儿不回来帮忙,光是你们俩能料理得好家里这么多事儿吗? 老人不在意地摆了摆手:这有什么,年轻的时候都是这么过来的。那时候还有孩子要养,孩子要上学、要吃饭,现在家里就我们俩,两个人哪有什么料理不来的。 孩子会经常回家吗? 女儿回来得多些,儿子在外面结婚了,也要养家,没时间啊。巴尔塔指了指厨房里忙活着的子,她还说儿子儿媳工作都忙,要不要把孙子放在我们身边带着。唉,我就知道儿子肯定不肯的,他们现在在外面,习惯跟我们以前都不一样了。巴尔塔喝了口茶,不太在意道:也好。我们过我们的,他们过他们的,只要大家都开心,那就是好子。 曲海遥细细分辨着巴尔塔脸上的神情,老人说得并不勉强,看得出来他是真心这么认为的。曲海遥想起他见过的身边很多上了年纪的人,总喜一边把已经成家立业的子女牢牢困在身边,一边嫌弃子女那么大的人了还在啃老;而年轻人也光明正大地享受着父母给的好处,还抱怨父母总是管着自己,也带不好孩子,许多受过高等教育的城里人生活得反而不如没怎么受过系统教育的少数民族牧民自如。 巴尔塔的子艾曼端着疙瘩走了过来,极自然地坐到丈夫旁边加入了谈话。聊的都是些生活琐事,聊天气聊牛羊,夫俩的表情自然而安逸,看得出对现在的生活很意。曲海遥看了一会儿之后笑嘻嘻地说:儿子女儿早晚都是要走的,过一辈子的是夫嘛,对吧。 巴尔塔和艾曼稍稍怔了一下,随即都笑了起来。艾曼有些不好意思,是风霜烙印的脸上出了少女般的害羞,巴尔塔朴实地望着子笑了起来。 曲海遥心里一阵动。尽管语言不通,尽管民族不同,尽管生活在完全不一样的社会环境当中,但是对于伴侣的,对于生活的情和智慧,这点上全人类都是一样的。 他就想和容意做一辈子这样的人。 第90章 开研讨会的时候范出征对曲海遥的要求之中说过,让他尽量不要和常生活中认识的人联系,也尽量不要使用电子设备,到了新疆之后曲海遥就受到了这个要求其实说了等于没说。哪怕是乌鲁木齐这种地方,移动网络信号也是奇差无比,更不要提他现在住在草原很近的镇上,就算他想和谁联系,消息发出去对方能第二天收到就已经阿弥陀佛了。 所以曲海遥干脆把力放在了放牧上。 牧民的生活说起来也很简单,每天一大早艾曼会先准备丰盛的早餐,各种制品、类,还有现做的馕,因为来了客人,艾曼还特意准备了一些绿蔬菜其实不过就是辣椒,而且是未经烹饪的生辣椒,看到巴尔塔和艾曼就这样把生辣椒就着馕或者和酪一起吃下去,曲海遥一开始还觉得惊异,等他也试着吃了之后才发现好吃的,这里的辣椒并不怎么辣,反而显得脆可口。 吃完早饭,巴尔塔就会带着艾曼给他准备的干粮出去放牧。第一天带曲海遥去放牧的时候花了点工夫,因为曲海遥不怎么会骑马。巴尔塔特地为他选了一匹最温顺、个头也不算太高大的马,很耐心地教他怎么在马背上保持平衡。曲海遥很聪明,学了一会儿就掌握了技巧,虽然还是不敢跑起来。巴尔塔就带着他这个半吊子的骑手,赶着家里的牛羊出门了。 只需要骑一会儿马,就能从巴尔塔的家到达风景令人醉的那拉提草原。曲海遥以前到过呼伦贝尔大草原,但那拉提和呼伦贝尔的觉完全不同。水潺潺的巩乃斯河从丰美的草甸中穿过,起伏的山丘上不光是草,还有国内很难见到的塔型的杉树。 从河边的石滩到偶尔生长着灌木的草坡,再到岭上高耸着的大树,仅仅一眼扫去,就能见到如此多样的植被,层叠的绿上散落着球一样的牛儿、羊儿、马儿,简直令人心旷神怡。 曲海遥牵着马,慢慢地在河边走着,看着马儿悠闲地低下头来甩着尾巴喝水,他也坐在了一旁打开自己的水杯,一边喝水一边思考着萨布尔的生活。在北京的时候曲海遥一直在和范出征请教萨布尔的心境,范出征跟他说得并不详细,而是更多的倾向于让他先去体验生活,在体验中悟人物的格和心境。 不过暂时曲海遥体会到的还只是哈萨克人简朴但悠闲的生活,像是男耕女织一样原始的形态让他仿佛体验到了另一种不同的人生。这几天下来他骑马也骑得练了,也学会如何驱赶羊群了,每天跟着巴尔塔一起在草原上唱歌放羊,累了就躺在草地上闭眼小憩,好像这样的子永远过不腻一样。 具体是哪一天,躺在草里的曲海遥一睁眼望着碧蓝的天空,觉包围自己全身的不再是青草,而是无尽的虚妄和孤独?他自己也不记得了。可能是这些天里这样的情绪一直在他心里积累着,只是一时间被这童话般的景和新鲜的生活方式所蛊惑,他竟然完全没有察觉。 那一瞬间,他从草地上坐了起来。马儿依然在他附近不远的地方甩着尾巴,和另外两三匹马亲近着,牛和羊都懒散地吃着草,嬉闹着,巴尔塔不知去了哪里,草原太大了,见不到人是正常的。 周围只有风声,动物声,河水声,没有人的声音。 在这个童话般美丽的世界里,好像全世界就只有曲海遥一个人。 他站起身来,用河滩边的石头堆出了一个奇怪的形状,然后走到他的马儿旁边摸了摸,翻身上了马。 双腿一夹,稍稍催促了一下,马儿就甩开四条长腿奔跑起来。趟过巩乃斯河,掌了钉的马蹄踩在河底滑的石头上让人生出惊心的觉,上山的时候不得不伏在马背上才更容易保持平衡,下山的时候马儿一路疾驰,曲海遥从来没骑过这么快的马,明明是这些天来已经和他相了的、情温顺的伊犁土马,跑起来却也有这样不要命的一面。 他突然觉得这部电影虽然叫《萨布尔的羊》,但萨布尔本人就像是一匹马,吃着那拉提草原的水草长大,情温顺、身体不太健康,但却无比依恋家乡的一匹土马。而这整部电影探寻的,其实是这匹马带着他所有对家乡的依恋和热,奔向他看不见的远方的故事。 曲海遥总算明白了,虽然只有一点点。但这就好像是阀门被打开了,水什么时候出来、多少,就只是时间的问题。刹那间他充了对这部电影的创作、这个角的塑造的信心,他有信心能够奉献出优秀的成品,让所有关心他也好,痛恨他也罢的人看到,他能够成为一个更出的演员,一个更优秀的自己。 才能配得上更优秀的人。bZTdsW.Co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