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该!”薄荷恨恨地道。 “那朝廷已经下令叫人去剿匪了?” “已经议得差不多了,听说是指派了于锐——哎,姑娘还记得不,就是在西苑猎场被咱们王爷打得落花水的那个!” 三七是没有去过猎场的,然而并不妨碍他听说过于锐是如何被沈数两次击败,连金吾卫指挥使都丢掉了的,说起来不免眉飞舞:“听说那回把里指挥使的位子也丢了,在五军里头谋了个差使,这会听说要剿匪平叛,于家还不赶紧把人上去立功呢。听说去的于家人可不止他一个。” 桃华诧异了:“还去了不少?” “听说是还有几个。据说承恩伯府是打算过继嗣子了,于家那些族人现在是各施手段,争得不亦乐乎呢。倒是有几个略有点见识的,想着借这个机会也谋个出身,就算承恩伯府那边看不上,将来能有个差事也行啊。” 薄荷不笑道:“你这些消息都是打哪儿来的?”于家子弟随军剿匪这种事,可不是在街头巷尾随便听两耳朵就能知道的。 三七嘻嘻笑道:“不瞒姐姐,是前儿郡王府的侍卫大哥过来送东西的时候告诉我的。” 他说的就是初一。前天初一悄悄过来,给桃华送了一匣子宝石。 郡王妃的嫁妆,按制是由内务府出。但是嫁妆这东西水分太大,以沈数现在这个处境,内务府很可能个外面好看里面空,所以桃华自己也要备些东西。然而蒋锡这一房也不是什么有钱人,有些东西实在置办不起,可若不置办,将来出去际就有失身份。沈数大约是料到了这一点,便着人送了这匣子宝石来。 宝石合计二十颗,大小不等,质地却都不错,拿来镶首饰能顶很长时间,正是桃华如今最缺的。李氏留下的那些东西,在民间算是相当不错,但对于郡王妃来说大概就只好当个常戴了。 “你个机灵鬼。”桃华笑着抬手虚点了他一下,“薄荷把那碟乌梅糕给他。” 三七接了乌梅糕谢赏,却并没有立刻出去。薄荷一眼看出来,便嗔道:“有什么话就老实说,在姑娘面前闹鬼,仔细你的皮!” 三七就扑通一声跪下了:“奴婢有点糊涂想头,想跟姑娘说,又怕说了逾越……” “说吧。”桃华也收起笑容,“要是逾越了,回头自己领罚去。” 三七脑袋几乎要垂到口:“前些子二姑娘定了亲事,奴婢的姐姐回去说,二姑娘想把奴婢一家子带过去做陪房……” “父亲是许了她能带几个人过去——怎么,你家里不愿意?” 三七把头垂得更低:“奴婢一家子都听老爷和姑娘的……” 这意思就是说不想跟着蒋燕华去了。薄荷就轻轻啐了一声:“别拿这些话来搪姑娘,老实的说罢。” “奴婢想跟着姑娘……”三七还是大着胆子说了,“奴婢爹娘是要听老爷吩咐,只是奴婢有点儿私心……” 茯苓是高高兴兴回家去说的,因为蒋燕华已经许了她,她一家子过去之后,那个铺子就给他们管。但是两个老的都不是特别起劲,只说要听蒋锡的,老爷让伺候谁就伺候谁。 但是三七就有点沉不住气。蒋燕华虽不是蒋锡亲生,但平里蒋锡待她也不错,又是嫁的翰林家里,一旦蒋燕华开口,蒋锡说不得就许了。 “你不愿意跟二姑娘去?” 三七连忙磕了个头:“奴婢并不是想着攀高枝,见姑娘要做郡王妃了,就想着那荣华富贵。奴婢只是——一则是想伺候姑娘,二则姑娘前头说那刘翰林家未必好,奴婢也觉得,若主子不好,奴婢实在是……”谁都不想伺候个刻薄的主家啊。 桃华笑了笑:“我也只是猜测而已,未必刘家就不好的。” 三七很肯定地说:“姑娘的眼光从来都是准的。”大姑娘这些年办的事,有哪一件是错的?就是他爹娘都说,跟着大姑娘再没错的。前些子二姑娘定了翰林家的亲事,大姑娘这里还没个动静的时候他就已经想好了,不管大姑娘将来嫁到哪家,他都想跟着。 “你起来吧,我回头跟父亲商量。”桃华点了点头。说起来茯苓这一家子,爹娘都是老实本分的,到这姐弟两个倒都有几分心眼,可惜对她来说,茯苓的心眼就长得不是地方了。 三七又磕了个头才走。薄荷忍不住问道:“姑娘打算怎么办?” 桃华反问她:“你说呢?” “姑娘将来要嫁到郡王府去,那边人多眼杂,虽说王爷重,姑娘也得有自己得用的人。奴婢瞧着三七机灵,他爹娘又老实肯干,原是想着姑娘可以带他们过去的。只是没想到……”没想到蒋燕华那边已经要下手了。 “大概是茯苓心热。”桃华慢悠悠地道,“不过现在她还是不是那么心热就不一定了。” 薄荷噗地一声就笑了出来。她家姑娘不常说刻薄话,但真说出一句来也是能噎死人的。茯苓就像墙头草,之前得罪了姑娘,见二姑娘嫁个翰林,自然忙不迭地贴上去想攀高,如今姑娘居然成了郡王妃,就算明知道姑娘这里不会要她,她也肯定要难受死了。 茯苓现在确实难受得要死。老话说得好,谁知道哪块云彩有雨,当时她听这话的时候不觉得怎样,现在却是深切地体会到了这句话的智慧。早知道大姑娘有当郡王妃的福气,她到底当初是被什么鬼昏了头,要给太太开那库房门啊! 然而到了这时候说什么也没用了,世上卖什么的都有,就是没听说有卖后悔药的。事到如今,茯苓也只能一门心思奔着刘家去了。 搬出蒋家的子已经定下,小于氏来挽留了几次,又殷勤提出要帮蒋燕华置办嫁妆。曹氏倒是颇为动心,蒋锡却是婉言给拒了,曹氏失望之余,也只好自己关起门来跟蒋燕华讨论嫁妆的问题,搬家的事一总都给桃华去管了。 茯苓收拾着东西,就听曹氏在谈那铺子的事儿:“你爹已经把铺子盘下了,你想想要做点什么生意,过几天搬到那边就去看看。” 蒋燕华便回头问茯苓:“跟你爹娘说了没有?若说了,让你爹娘想想要做点什么生意好。” 茯苓连忙答应下来,到晚就去前头找自己爹娘。谁知这话说出来,爹娘都没应,半晌她爹才慢悠悠地道:“要说做生意,爹只懂卖药。可这药轻易是卖不得的,这事儿,二姑娘还得另找懂行的人才行。咱们给主子管铺子,是得让主子赚钱的,若还要赔钱,倒不如不出这个力了。” 茯苓听着这口气不对,忙道:“谁也不是生下来就会做生意,爹你至少在药堂里做过,怎就不能再做别的生意了?” 她娘叹了口气,过来拉住闺女的手:“你年纪也不小了,爹娘想着,不如就趁这个时候,给你寻门亲事吧。”大姑娘成了郡王妃,家里下人也能跟着提提身份,若是回无锡去,寻个殷实些的农家嫁了,一辈子也是不愁吃穿的。茯苓爹在庄子上当了那些年的差事,还真是看中了几个不错的小伙子。 茯苓一把将手了回去:“娘你说什么呢!大姑娘那里攀不上,二姑娘也是要当翰林夫人的,咱们跟着过去,前程正好呢!”怎么这时候倒要让她嫁回乡下去了? 她爹把水烟袋在炕沿上磕了磕,仍旧慢悠悠地道:“有多大本事就吃多大碗饭,前程再好,也要看走不走得上去。” 茯苓顿时恼怒起来:“那路都是人走出来的,别人走得,我怎么就走不得?大姑娘身边那薄荷又有什么本事了,如今跟着大姑娘陪嫁,怕不要风光死她!保不准过去就也跟了王爷——” 这句话是冲口而出的,等她发现不对已经咽不回去了。她爹不由得就变了脸:“咱们家虽是奴婢,可也从来不想着给主子做小。” 反正话已经说了,想再收回去也不可能,茯苓索就放开了:“做小又怎么样?将来生出来的儿女还是主子呢,总比奴婢的儿女还是奴婢的好!” 三七噌地跳了起来:“姐你说什么呢!”这是嫌弃爹娘是奴婢吗? 茯苓冷笑道:“别以为我不知道,你还不是想跟着大姑娘走。可你也替你姐姐想想,如今我是得罪大姑娘了,跟着还能有什么前程?” 三七脸通红:“那也是你自己找的!” “对,是我自己找的!”茯苓索破罐子破摔起来,“我知道,你是儿子,爹娘都看重你,替你谋前程。我算什么,若是拿我去换你的前程,一家子都愿意着呢!既然这样,你们走你们的关道,我走我的独木桥,就不信我走不出个人样来!”说罢,怒冲冲摔门走了。 三七气得要追上去,却被他爹叫住了:“罢了。你姐姐如今这样,也是到不了大姑娘面前了。由她去吧,说不得跟着二姑娘能有好子过。” “爹——”三七发急。若是一家子跟着不同的主子,叫主子怎么能全心信任你呢? 他爹长长叹了口气:“你姐姐虽有些私心,可话说的也有理。爹娘看重你的前程,可你姐姐也是你娘身上掉下来的——罢了,只看个人的造化吧。只要你忠心,大姑娘不是那等猜疑的人。” 茯苓跟爹娘闹的这件事,她没敢立刻就跟蒋燕华回话。她怕没了爹娘和弟弟,蒋燕华连她都不要了。于是蒋燕华问起来,她就先拿话搪过去,如此没几天,蒋家就开始分家了。 分家之前,小于氏还在府里办了个分家宴。她一面是高兴妯娌们都走了,自己这子也能过得清静遂心,另一面却又遗憾桃华搬出去之后,再想沾光就难了。如此矛盾的心情,倒让她把这分家宴办得不错,只是一大家子和和睦睦地吃到最后,蒋老太爷扔了个雷下来,说他要去蒋锡家里住些子,好阅读那些大内借来的孤本。 蒋钧的脸唰地就变了。蒋老太爷说是去看孤本,可真要是想看,完全可以把书借回家里来看,哪有跑到侄子家去住着看的?这要是传出去,不是在打他的脸吗?外头人要怎么想,身为长子不孝养老父,让老父觉得侄子家比自己家住着舒服?马上御史就能弹劾他好不好? “父亲打算去三弟家住多久?”蒋钧着气问。 “且先看吧。”蒋老太爷面无表情地回答,“想来你三弟也不至于嫌弃我,要赶我回来的。” 这是说你儿子嫌弃你吗?蒋钧觉得自己要爆炸了:“桃姐儿才得赐婚,下头大约就是要行六礼了,三弟家中事多,父亲若那些孤本,不如取回家来看?若是怕有人说三弟随意将中孤本外借,让松哥儿每去取便是。” 蒋老太爷看了蒋松华一眼:“我给松哥儿寻了一处书院,在京城外头,过几就收拾一下过去吧。欧家那孩子也在那里,彼此也还有个照顾。” 蒋钧脸更难看了:“松哥儿如今读书的地方也是好的,再说,还有刘翰林指点着……”一个考出来的翰林,不比那些没功名的教得好? 蒋老太爷不为所动:“刘翰林教的都是些投机取巧的东西,略学点还好,指望靠那个晋身就是胡说了。刘翰林能用,也是因为他先苦读过,又有几分天份,你也该教导榆哥儿,小技不足以立身。” 蒋榆华在席间,脸就不由得红了一下。蒋老太爷却并不看他,续道:“松哥儿读书尚未开窍,只学如何写文章没用。那边书院里杂学旁收,让他去读几只有好处。” 蒋钧头上青筋暴起:“父亲也知道松哥儿天份不佳,还教他杂学,岂不更分了心!” 他这样面红头赤的,蒋老太爷却只淡淡道:“多学些东西,将来纵然不入仕也能自立。且那边书院的山长是有德之人,松哥儿过去受些熏陶,将来以德立身,这才是最要紧的。” 蒋钧总觉得蒋老太爷这一句句的都好像在暗指些什么,刺得他想把桌子掀了却又不敢。他很想严拒那个什么鬼书院,把蒋松华留下来。但蒋老太爷的意思已经很清楚了,如果他在蒋松华的事上硬扭着,那蒋老太爷大概就敢住到蒋锡家不回来。前途和儿子,他得选一个。 一屋子的人都看着他,他僵直地坐了片刻,还是看了一眼蒋松华:“祖父为你寻的书院,去了好生读书。”说这句话的时候,他觉得蒋老太爷眼里有一丝讥讽,但再看时蒋老太爷已经转过了头对蒋锡道:“你也不许特意准备,不过是去住十几罢了。” 蒋锡恭敬地答应了,又试图说点别的来调节一下气氛,但席间的气氛已经降到了冰点,不可能再恢复到原来的样子了。蒋老太爷似乎也并不在意,没片刻就离了席,招呼蒋松华扶他回百草斋。 蒋松华这会儿也不知道是喜是忧。被蒋钧得太紧,他也想离开父亲的眼去松口气。可是祖父为了他居然跟父亲闹成这样,他又觉得自己未免太不孝了。 蒋老太爷看他一脸纠结也不说话,直走到百草斋门口才道:“不必多说,你能立身就是给家里多了一条后路,是好事。”他似乎是自言自语地道,“若是早知道,当初该让你父亲也出去,可惜……”可惜长子受于氏的影响太深,父子又完全无法,他只怕他一头栽进于氏的坑里不出来,将来总有一天要倒楣的…… ☆、第128章 发狠 分家宴的不愉快并没有影响蒋锡一家,到了选定的吉,他们就搬进了新的宅子。 宅子并不很大,但比起蒋家的东偏院来当然是宽敞了很多,蒋柏华一进来,就高兴地在前后院串,跑得跟着他的桔梗儿和三七都是一头汗。 桃华给蒋老太爷安排的是东南角上一排房子,蒋锡平可以把这里当成书房,等蒋柏华再大一点儿,就可以请个先生到这里来教书。 蒋老太爷对衣食住行除了整齐干净之外也没有什么过多的要求,此处光线明亮他已经非常意了。桃华陪他在屋里转了一圈,道:“伯祖父瞧瞧,还缺什么?” 蒋老太爷笑了一笑:“你想得周到,什么都不缺了。” 桃华看了一眼甘草和甘松带来的箱子:“您就带这么点东西?”换洗衣裳都没几件啊。 蒋老太爷摆摆手:“礼部怕是很快就要来商议你的亲事了,刘家那边也要下聘,我略住几天就回去,等你们闲了我再来。” 桃华犹豫了一下,还是说:“您想送二哥哥去书院,跟大伯父说明白不就行了吗?”为什么要闹成这样,还要巴巴地跑过来再搬回去,虽然已经出了正月,可北方的天气还冷着呢,这么个折腾法,别把老人家给冻坏了。 蒋老太爷慢慢摇了摇头:“我跟你大伯父,已经多少年都不能好好说话了。即使我肯说,他也不肯听,我能做的,不过是给他备一条退路罢了。将来于家倒了,也让他不至于无处栖身。” 桃华微微皱眉:“您是说,怕大伯父跟着于家,将来也受连累?但是——您怎么就认定大伯父是追随于家呢?” 蒋老太爷张了张嘴,没回答。怎么说,难道要说于氏换药害死贤妃的事吗? 桃华看蒋老太爷不说话,就自己接着往下说:“若说大伯父从前是想跟着于氏一族,但自从大姐姐在里小产,也该看得清楚这条路走不通了吧?大伯父现在是怎么想的,您——”就不能去问一下吗? 蒋老太爷有些出神。桃华这话其实说得没错,蒋钧是个明人,未必没有自己的打算,但他能怎么跟他谈呢?事实上,从前几年他冷落于氏开始,长子就渐渐与他疏远了。尤其在蒋梅华入后,他搬进百草斋,只带了朱姨娘,与蒋钧的父子关系更降到了冰点。 他不能责怪蒋钧维护自己的母亲,也不愿告诉儿子于氏做过的事,更不好让儿子疏远母亲。他一生治好过许多疑难之症,可是他梳理不了他的家,这是他的无能。 桃华看见蒋老太爷脸颊上肌微微动了几下,出一种难以形容的伤,倒有点不敢说话了,正琢磨着要怎么安一下,蒋老太爷倒先说话了:“桃姐儿,你跟我说实话,这桩亲事,你愿意吗?” “啊?”桃华被这跳跃的话题得愣了一下才反应过来,“我愿意的。”之前沈数提亲的事,蒋锡也就跟蒋老太爷稍稍透了一点,却也没有全说。 “你——不是因为你爹和你弟弟才……” 桃华心里热乎了一下,拉住了蒋老太爷的手:“伯祖父,你放心吧,我真的是愿意的。”自打来了京城,蒋老太爷对她是比对别人更亲近一些,但在桃华这里总觉得他就是个和蔼的邻人,那层隔膜无论如何也去除不了。直到这会儿听见这句话,她才真有种——这是我的亲人的觉了。 “那就好。”蒋老太爷摸了摸她的头发,长叹了一声,“老三比我会教孩子。”说完他就摆摆手,走进屋里去看孤本了。 蒋家刚在新宅里住下,刘家请来的官媒就上了门,自然是来商议下聘之事了。 官媒的笑脸多少有点僵硬:“刘家清贫,素来是勤俭传家,太太也是知道的……” 这媒不好做啊。蒋家现在出了一个郡王妃,蒋燕华做为王妃的妹妹,身价也是倍增。若换了别家,怕不立刻将聘礼再翻上一番,生怕煮的鸭子飞了?偏这刘翰林不知想什么,聘礼竟然还是“宜依古礼”。 古礼个啥呀!媒人觉得自己都想揪着头发哀嚎一下了。整天古礼古礼的,不知道现在家家都讲究丰聘重嫁吗?叫她这个媒人如何张得开这嘴?这位刘翰林究竟是真君子,还是个真傻子,就不怕女家恼了吗? 曹氏看着面前的单子,不用仔细合计也能看得出来,所有的聘礼价值加起来不会超过二百两银子,放在京城里简直寒酸得没眼看了。 “这也太……”就算之前官媒早说过刘家清贫的话,曹氏还是觉得有些难以接受,“想来你也知道,我家给姑娘准备的嫁妆也值个几千两,刘家现在这样,是让我家把嫁妆也减一减吗?” 蒋燕华躲在内室听着,闻言不由得有些着急,却又不好出去阻拦,只得对萱草使了个眼。只是萱草还没出去,就听官媒干咳了一声道:“实不相瞒太太,我来时刘翰林说过,婚姻结两姓之好,他是慕蒋老爷仁济天下之心,想府上家教如此必有贤女,故而才上门求娶。娶妇为持家孝母、相夫教子,非为得其嫁妆,故而他俭以礼聘,望府上厚以德嫁,不为财帛之。” 最后这几句话背得官媒真要泪面,刘翰林这文诌诌的话她是费了半天功夫才听明白的,也不知道女家听不听得明白。如今这年头,难道做媒还要学会掉书袋了吗?bztDSW.com |